沙漠上空的“鹰”——F-15西亚作战简史(专辑2/4)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23年06月刊,转载时重新进行了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虽多年份较久,但一是已经足够为普通网友提供专业的军事基础知识,二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图片

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F-15“鹰”战斗机相继成为西亚天空中的重要武器之后,下一批在此空域中展现实力的F-15,来自美国空军。1990年8月,萨达姆·侯赛因一声令下,伊拉克大军在10个小时内席卷科威特全境,西亚变局骤起。

“世界警察”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美国开始执行向沙特大举调遣作战部队的“沙漠盾牌”行动。数月之内,大批美军前出海湾地区,其中就包括多个F-15战机单位。

图片

图示:1990年8月,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批准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计划主旨是向海湾地区紧急增兵、阻止伊拉克进一步入侵沙特,并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第一时间调动

当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决定向海湾地区调派美军作战部队之后,F-15就是美国空军中第一种被紧急动员起来的作战机型。常驻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的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在第一时间接到指令,要求其向海湾地区快速投送力量,以遏制伊拉克袭击沙特阿拉伯的“潜在企图”。

图片

图示: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由第35联队和第52联队混编的F-4G“野鼬鼠”电子战飞机飞过巴林海岸的一个码头。这些飞机都挂载了AGM-88高速反雷达空对地导弹。

1990年8月7日,也就是伊拉克军队攻入科威特5天后,隶属于第1联队第71战术战斗机中队的24架F-15C单座机就在全副武装的状态下飞抵沙特阿拉伯的达兰空军基地。这些飞机很快就开始在沙特和伊拉克边境地区执行空中战斗巡逻任务。

图片

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第71战术战斗机中队的F-15C在沙特达兰空军基地

第二天,同属第1联队的第27中队派出的24架F-15C也进抵达兰空军基地,再加上这两个中队的若干架F-15D双座飞机,就意味着美国空军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就向潜在的前线地区部署了52只“鹰”。

紧接着,动员较迟的航空单位也开始参与进来。8月下旬,沙特西北角的费萨尔国王空军基地降落了24架F-15C,它们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第33联队下辖的第58“大猩猩”中队。

图片

第58中队的部分飞行员接到紧急调令后,准备参与行动部署。

图片

美国空军第33联队第58中队的F-15正在离开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

拉里·皮茨上尉是从佛罗里达驾驶F-15C飞往沙特阿拉伯的飞行员之一,他对这次漫长的空中旅程印象深刻。他回忆道:“我们一共有4个6机编队从埃格林直飞沙特阿拉伯,大约用了15.5个飞行小时以及经历了7次空中加油,才得以完成这次部署。我们部署的位置并不理想,距离沙特边境很远(虽然我们是离巴格达最近的F-15部队),因此我们在出发后得飞上一个小时才能和空中加油机会合。而在补充燃料之后,我们才能转向北面开始执行我们的任务。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我们的每次战斗任务通常都要历时10个小时以上。”

图片

经过长途飞行,F-15战斗机从美国国内转场到沙特的基地。

图片

在调动的最初两天时间里,美国空军向中东地区部署了52架F-15。

另一个方向的鹰

第三支F-15作战力量来自欧洲地区,即驻在德国比特堡空军基地的第36联队的第53中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消息传来时,这个中队的F-15正在荷兰参加一年一度的“威廉·泰尔”演习(美国空军已参与多次的年度空战演练)。

在得知兰利和埃格林的“鹰”式战斗机部队已经向沙特展开部署时,这个飞行队也要求去西亚地区。这一请求获得了批准,第53中队的24架F-15C于是飞往沙特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并于12月20日抵达目的地。

图片

美国空军第36联队的F-15C从德国比特堡基地起飞转场到沙特。

“沙漠盾牌”行动调动的美国空军力量共编为5个航空师和一个混成联队,其中F-15主要集中在第14(临时)航空师。具体而言:第1(临时)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第27中队和第71中队,第4(临时)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第53中队,第33(临时)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第58中队。

在从德国紧急调动第53中队后,美国空军欧洲司令部开始游说多国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应该从欧洲调动更多的F-15单位去沙特。经过考虑,施瓦茨科普夫有条件地接受了这一请求,同属第36联队、绰号“斗牛犬”的第525中队将派出10架F-15C,不过不是去沙特,而是部署到土耳其的因吉尔力克基地,从那里监视伊拉克北部领空,作为联军既定的空中行动计划的一个补充部分。

图片

很快的,第525中队又向土耳其补派了另外4架F-15C。再加上来自索斯特堡第32“猎狼犬”中队的6架F-15C及其10名飞行员,使得驻因吉尔力克的这个“鹰”式单位成了一个包括20架飞机和30名飞行员的混成单位,成为具备独立行动属性的美军第7440(临时)混成联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这架F-15隶属于第1(临时)战术战斗机联队,驻地为沙特达兰空军基地。

“打击鹰”出动

与用于争夺制空权的空优型F-15C单座战斗机不同,自F-15B开发而来的F-15E双座战斗轰炸机致力于对地攻击,因而得名“打击鹰”。

F-15E号称将把那些习惯了F-4E“鬼怪II”和F-111“土豚”战斗轰炸机的机组人员领入一个新境界。就其技术特性和装备时间而言,1990年时的F-15E“打击鹰”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全新的飞机——到当年夏天,“打击鹰”的正式入役时间只有18个月,刚刚被判定为具备“完全作战能力”。

美国空军中第一个装备F-15E“打击鹰”的单位,是驻北卡罗来纳州西摩·约翰逊空军基地的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当这个联队下辖的第336“火箭手”战斗机中队率先用F-15E替换掉此前一直使用且深受信赖的F-4E战斗机时,机组人员们还对这一安排“感到刺痛”。

图片

1986年,美空军第81战术战斗机中队的F-4E在西班牙巴德纳斯雷尔勒斯射击场上空投放500磅Mk-82炸弹。 ​​

颇有些巧合的是,在受命进驻沙特阿拉伯之前,第4联队在8月初展开了其年度作战演习。按照既定计划,该联队的第335“首领”中队和第336中队都参与了此次演练。为了给演习注入一些现实主义色彩,第4联队的情报军官们为对抗科目设置了一个假想场景,就是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

5天后,当萨达姆的军队攻入科威特的消息传来时,第4联队的全体人员都对此次演习的“预见性”感到吃惊。看起来,演练中的内容很可能即将变为真正的战场现实,情况正是如此。8月9日,第4联队便被要求向阿曼派出两个F-15E的6机编队。这一任务交给第336中队落实。

图片

不过长途转场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F-15E的座椅似乎不如F-4E和F-111那些“老式飞机”那样舒服。第336中队的詹姆斯·麦卡洛上尉说:“我们称之为'两小时屁股’——那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攻击鹰’那坚硬、无情的座位上坐上两个小时而不会感到疼痛,之后就麻烦了。”

“两小时”肯定是不够用了,从驻地前往西亚基地需要历时13个小时。麦卡洛的办法是在出发去了一趟K-Mart连锁超市,为自己和几名战友购买了坐便器用的“橡胶甜甜圈”座垫,靠着这玩意儿完成了长途飞行。后来在沙特展开训练时,他继续使用这个座垫,直到投入作战时才移除。

图片

第4联队第336中队的F-15E经过空中加油,从美国本土直飞阿曼。

到了8月11日,第336中队的12架F-15E已在阿曼进入警戒状态,而从那时起到当年年底,“火箭手”中队的另外12架“打击鹰”和第335中队的24架F-15E陆续到达,并全部转场至沙特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被纳入第14(临时)航空师的第4(临时)联队,与自欧洲而来的第53中队的F-15C合兵一处。

图片

8月11日,336TFS中队的12架飞机已经开始在阿曼待命警戒

“第一滴血”

在战区会合的“首领”和“火箭手”立即展开针对性训练,有不少问题需要抓紧时间在“沙漠盾牌”期间加以解决,毕竟飞机是新的,战术也是新的。尽管F-15E将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但预计在有需要时也将以战斗机姿态进出目标区域。两个中队的机组人员对这一点都完全没有把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算得上是“老鸟”,但此前在F-4E、F-111和A-10等机型上几乎没有空对空作战方面的经验。

图片

F-111战斗轰炸机

至于对地攻击本身也充满了挑战。在赴沙特之前,“打击鹰”只完成了投放2000磅(908千克)Mk84和500磅(227千克)Mk82低阻通用炸弹的训练。因此,当机组人员得知将要尝试扔下500磅Mk20“石眼”集束炸弹时,不免产生了一些恐慌情绪。他们都观看过一段“打击鹰”原型机投放“石眼”的测试视频,画面显示一枚集束炸弹在离开挂架后触碰到了主翼而变向,并猛烈撞击了飞机的水平尾翼。

不过,一旦战事来临,“石眼”就将是“打击鹰”最主要的打击手段之一。因为作为一种“区域弹药”,集束炸弹可以向足球场大小的区域投射出数百枚棒球大小的小炸弹,杀伤力是普通炸弹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美国空军打破了正常程序,允许F-15E中队使用这种“未经授权”的武器。

图片

F-15E最多可携带19枚Mk20“石眼”集束炸弹,对敌方装甲目标和人员的杀伤面积相当恐怖。

同时,为了尽快提高“打击鹰”中队的实战能力,在沙特展开的训练有时在距地面不到20米的超低空展开。这种尽可能“真实”的训练提升了机组人员的技能,却也让他们流下了“第一滴血”。9月30日,第336中队的一架F-15E在训练中失控撞向地面,飞行员皮特·胡克少校和后座武器官吉姆·波莱特上尉完全没有逃生的机会。

图片

地勤人员为飞行归来的F-15E“洗澡”

“幻影”和“支点”

对手的情况,是美军F-15部队在部署和训练时极力想要获取的。从战前的认知来看,美军判断伊拉克空军由大量“能够争夺制空权、击退地面攻击和攻击战略目标的飞机”组成。换言之,对美军的空中力量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作为“沙漠盾牌”行动的一部分,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联合制作了名为《矛尖014-90》的机密情报文件。主要内容是对伊拉克战斗机的拦截能力做出具体分析。

这份文件指出,伊拉克战斗机主要包括法制战机和苏制战机。伊拉克陆续从法国购入了113架“幻影”各型战斗机,其中大约30架要么在与伊朗的战争中被击落,要么自1981年以来因不同原因损毁。截至1990年8月,还有约20架在法国进行大修和升级。因此,美军判断伊拉克空军仍装备有约60架“幻影”。不过其中只有4个一线战斗机中队的约30架“幻影”F1EQ战斗机处于适合作战的状态。

图片

数量更多的是苏制战机,它们至少编成5个航空联队,包括大批米格-21、22架米格-23ML、55架米格-23MS/MF、22架米格-25PD和35架战斗力最强的米格-29“支点”战斗机。同时,在相对更新的米格-29之外,《矛尖014-90》对米格-25PD截击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种战机对联军中诸如E-3“望楼”预警机、RC-135电子战飞机、E-8“联合星”目标监视飞机和空中加油机这类高价值资产构成重大威胁。

图片

伊拉克空军米格-25PD截击机

图片

E-8“联合星”目标监视飞机

美军的情报文件(正确地)分析认为,萨达姆的米格-29战斗机配备了R-27R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和R-60红外制导短程空空导弹,但没有配备更先进的R-73红外制导远程空空导弹。情报文件指出:“米格-29出色的机动性使其成为一种优秀的点防御截击机——如果联军的机队希望在不受空中干扰的情况下攻击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就必须有效处理掉米格-29。”

图片

伊拉克空军拥有的米格-29战斗机是美军唯一忌惮的空战兵器。

尽管美国空军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装备、训练和战术方面更为出色,但情报人员评估认为,鉴于伊拉克飞行员在两伊战争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美军在行动中很可能会损失一批F-15战机。毕竟,与经历过真实战斗的伊拉克空军相比,现役的F-15飞行员中很少有人有类似经历。他们的“经验”主要来自在内华达州内利斯靶场同由本国同僚驾驶的米格机所进行的模拟格斗。

“夸张的恐惧”

为了缓解各F-15中队普遍存在的担忧情绪,《矛尖014-90》情报还尽量详尽地解析了伊拉克战斗机部队的战术。美军情报部门的观点是,只有米格-29具备地面下视下射能力(但能力有限),“幻影”F1EQ只具备水面下视下射能力;不过,“矛尖”轻视了米格-23ML,实际上这种战斗机确实具有真正的下视下射能力。

图片

机载武器方面,情报指出,伊拉克飞行员通常以最大射程发射中程空空导弹,射程在18千米至25千米之间;他们习惯于采取纵队队形,较多在中等高度展开行动,只有在追逐已识别的目标时才会采取白昼低空飞行。此外,尽管伊拉克刚刚在科威特掳获了大约50枚法制“魔术2”红外制导近程空空导弹,但尚来不及为其“幻影”战斗机配套升级火控系统,因此无法使用。

《矛尖014-90》还颇为戏剧性地指出,伊拉克飞行员“对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着夸张的恐惧”,并接着表示,“任何来自美国战斗机的雷达锁定都会导致伊拉克飞行员匆忙抛掉副油箱并返回基地。”美军的情报也认为,假如陷入绝境,伊拉克飞行员或许也会竭尽全力搏斗,不过“更有可能还是掉头逃离”,因为“这是他们的策略之一,如果第一次攻击未能成功,伊拉克人就会寻求脱离战斗”。

这份情报最后总结说,不论是米格-23、米格-25还是米格-29部队,伊拉克的飞行员都特别依赖地面控制站的引导。但伊拉克军队的地面设备比较老旧,处理数据的速度很慢。“这意味着在美国战斗机采取攻击机动后,伊拉克方面会有15秒至30秒的反应延迟,然后这些信息才会被传递给己方的截击机。”

无论如何,在短时期内调动到位的美军各F-15单位即将迎来检验其成色的时刻,而“矛尖”情报的准确性也将得到验证——伊拉克空域的战争已迫在眉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